【科学大院】是“工作狂”,也是“优秀母亲” | 对话女性科学家竺淑佳

发布时间:2022-01-15

  作者:陈蓓蓓 来源:科学大院 发布时间:2022/01/15 17:23:24 

  女性科学家在很长时间内是少见的。有些女性在科研路上因家务、育儿等琐事缠身而半路退出,有些则被有形无形的社会意识、刻板印象所渗透而未能全力以赴。

  好在如今,已有不少女性科学家突破重围,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眼界并不因性别而逊色,也为我们提供了长期缺位的女性平衡事业和家庭的成功经验。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竺淑佳研究员就是成功突围的其中一位。

  2021年7月28日,她带领团队在世界顶级杂志《Nature》上发表论文,为研发抗抑郁新药推进重要一步。

  当所有人都聚焦在这横空出世的成果时,她作为一个女性、一个妈妈的故事却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顺其自然是幸运 

  更是勇气和智慧 

  竺淑佳是在生了孩子之后才发的Nature文章。

  当大部分女性需要产前假、坐月子、产后修复时,她却在生产当天坚守实验室,产后两周召集团队开会,产后一个月重回工作。

  我惊讶:“没想到科研压力这么大,能把女人压榨到这个程度?”

  她笑着连忙摆手说,误会误会,事情不是你想的这样。

  对她来说,所有这些不是为了拼而拼的刻意行为,却完全是听从身体改变和内心感受的自然反应。

  为什么生产当天还在实验室?她回忆说,刚开始怀孕的确困意频频,但三个月后,就切实感受到身体和精神状态竟比怀孕之前更好。

  “家人朋友会跟我说,怀孕了要多休息,减少点工作没关系,我知道所有孕产妇都会得到这种关怀,这很好,”她说,“但另一方面,我觉察到我的身体进入了令我惊喜的极佳状态,也是那个时候起,我每天五点就能自然醒,并抓住这个机会高效工作。”

  为什么产后这么快就恢复工作?其实也是一样的答案。“我知道很多孕产妇很辛苦,过程比别人更痛苦,如果这种情况肯定需要更多的休息和调养。但我也知道很多孕产妇可能跟我一样,怀孕和生产并未产生太大影响,休息太多反而对身心不利。”她说。“重要的是,要学会感知自己身体的变化,诚实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能敏锐捕捉内心想法的人很多,但能做到听从内心,不人云亦云,不被外界成见影响的人却很少。

  竺淑佳就是这种能真正做到“活出自己”的人。人生的每个关键选择点她都遵循这样的原则。

  在巴黎高师实验室

  比如在本科毕业得到留校机会时,所有人都劝她留下,她的内心却告诉她,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

  比如法国博士后出站得到上海高校的副教授职位,所有人都劝她接受,她的内心又告诉她,她还有短板要补足,毅然选择去美国继续深造。

  如此种种,在我看来,能顺其“内心深处”的声音是一种幸运,但更是勇气和智慧

  以失为得 

  学会高效工作 

  很多人有一种误区,以为女性的孕产会对工作产生影响,其实怀孕生娃的过程并没有对竺淑佳产生什么影响,反而孩子的成长过程更需要她抽出时间来陪伴。

  科研和大部分工作相比,工作时间不确定,工作结果不确定,有时候为了赶时间,甚至要没日没夜泡在实验室。对竺淑佳来说,就算已经是团队组长,仍然无法完全抽身,她曾经不得不把孩子放在宁波老家三个月。

  参加学术会议发言 

  我问她,这种时候你会因无法陪伴而对孩子心生愧疚吗?

  她沉默了一会,回我说,偶尔当然会有这种感觉,但大部分时间我都很坦然。我的孩子嗷嗷待哺,我的团队也嗷嗷待哺,我尽量抽时间去陪伴,也没有错过实验的精彩,我已经尽力了。

  孩子的到来的确让竺淑佳牺牲了很多工作时间,但也让她得到了另一种能力:学会如何更加高效专注地工作。不管孩子是在上海,还是把孩子放在老家,她都以最高效的状态投入工作,一旦工作结束,她就切换到妈妈身份,以最全情的状态投入家庭。她说,虽然出论文那段时间我把孩子放回了老家,但工作日我高效工作甚至熬夜,就为了每个周末能赶回老家看孩子。

  以科学家身份高效工作,是别人眼中的“工作狂”;以妈妈身份全情投入,是别人眼中的“优秀母亲”,这些都是竺淑佳专注力、平衡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的体现。她说,过了35岁,觉得时间很珍贵,觉得时间紧迫,她尽全力拥抱时间。

  不错过科研每一次发现

  不错过孩子每一天成长 

  生娃容易养娃难。除了特殊时期不得不把娃送回老家,其他时间竺淑佳都争取自己带娃,接送托班,带娃游玩,陪伴娃的每一天成长。

  

  孩子三个月就被带着去浙大参加了国际会议;孩子放学后就被接到办公室自主玩耍,竺淑佳先给娃“布置”好玩耍任务,再接着与研究生讨论课题;每到周末空隙,亦或带娃去郊野公园亲近大自然,亦或去美术馆让孩子自己在那里自由涂鸦,激发她自己的每一份想像力和创造力。

  每到秋天,陪娃采集树叶做自然标本;每到晚上,陪她夜读半个小时,讲生物进化宇宙星辰……她从来不给孩子报早教班,在与孩子的相处与教育过程中,她享受每一次看到孩子成长的喜悦,她说自己专业知识神经科学研究了15年,能在自己孩子身上得到实践,亲眼看到大脑的关键期及大脑发育的过程,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尊重孩子的天性与自然大脑发育,我要感谢我的孩子,不仅让我重回一次童年,更是让我对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竺淑佳如是说。

  如果我是「全职妈妈」 

  能完美平衡事业和家庭固然是每个女性的理想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有不少女性因为主观因素或客观条件不得不回归家庭,暂时成为家庭主妇。

  我问竺淑佳,有没有想象过自己成为全职妈妈的时候?

  她思考了一会,回我说,按我的性格,我不太可能成为全职妈妈。有孩子之前我很难理解她们,现在有了孩子后我才真正理解了全职妈妈们,但即使是全职妈妈,最重要的,是保持不断学习,精神上没有自我放弃,时刻可以回到社会。

  有些上班族虽外出面对万千世界,却停止了学习,不过成为了日复一日的螺丝钉;有些家庭主妇虽囿于一方天地,却保持热情和学习,闯出了比上班族更精彩的天地,重点不是你的职业,而是你的学习能力,你愿意如何去面对自己的选择。她补充道。

  

  作为一个研究大脑发育的科学家,她强调,孩子2-6岁关键期的陪伴越好,回报越大,她也沉重得说,她见过太多案例,因为母爱的剥夺,陪伴的缺少,成长有缺失,这些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

  但同时她也很担心现在盛行的鸡娃风气。她说,孩子与生俱来的最强的能力,是模仿能力,他们会在模仿中找到规律找到创造的点。所以与其“鸡娃”,不如“激”自己,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习父母远胜父母耳提面命。

  人的一生很短,很多人却把时间内耗在焦虑上,是因为我们经常把期望放在父母或者孩子身上,我们经常把精力花在与外界的比较上,但很少有人去想,今天的我是不是比昨天的我更好?当我们把自己过好的时候,我们才有光芒,我们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榜样。

  “陪伴比期望更有效,自“激”比“鸡”娃更有用。”她强调道。

  平衡感 

  一种美好的女性力量 

  平衡感是我在竺淑佳身上感受到的强大的吸引力,一种美好的女性力量。

  她与困境抗衡,与时间赛跑,将人生精巧地放置在了一个平衡点上,一种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一种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一种内心与外界的平衡。 

       在这平衡背后,有努力有付出,有挣扎有痛苦,有对科研的坚持,有对生命的热爱,还有来自家庭的支持和团队的合作。女科学家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肩负着培养研究生的使命,更肩负着科学发展和回馈社会的使命。祝愿她的科研人生能更上一层楼,也希望她的故事能启发更多女性勇于追求并绽放女性独有的优势和魅力。

https://mp.weixin.qq.com/s/rdrXhajDiu_Yw9qeTJX4-A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