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四十年的几点体会

留美四十年的几点体会

  这一期的Happy Hours我们有幸请到了吴淼鑫(Wu, Samuel Miao-Sin)教授,他现在任职于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近期是我们所的访问学者。从1969年起在美国完成了本科、博士学位,进行博后训练之后拿到了研究职位,已经待了四十三年。他本期分享的主题是:我的所学所闻与所思,留美四十年的几点体会。

  吴老师主要围绕了两个话题进行:

  1)他成长中遇到的一些名人(中国人在美国):他在出国留学的时候得到了国学大师赵元任的帮助(赵元任一直在帮助贫困的中国学生);读博时在的哈佛大学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神经科学的鼻祖,Steve Kuffler创立的神经科学系里出来的人个个都是领域大牛,他有幸能听到这些人的课程。Steve Kuffler本人非常平和,他让每个人都叫他Steve,而且他有一个传统:如果他没有亲手做过实验,他是不会有文章上署名的。吴老师推荐我们可以可关注一下Neurotree,可以查神经科学领域里的人的出身。他说似乎这是神经科学领导比较独特的现象,就是会有很多大的“门派”,而出身于Steve这个门派的,可能占了神经科学领导的半壁江山。

  2)关于科学的发展。吴老师提到他们两个时间有两本很好的杂志可以发,一是Nature,二是Journal of physiology。那时的Nature和现在的行文风格和长短完全不同,他推荐我们可以去看一看那个时候的经典文章。吴老师还提到做科研不能以发大文章为唯一目的,发文章还是要基于诚实已有的数据。在科研中,还需要有“灵活”的精神:在实验过程中,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他自己几乎没有哪个课题能够按照之前预计的方法来做。

  最后吴老师还回答了几个问题,以下选择两个:

  这么多年的科学生涯,最大的乐趣是什么?他说自己可能是比较容易满足的人,在美国做科研地位和收入都不高,但他觉得这是一种人类对于知识的追求,只要能了解到一些前人没有知道的东西,就算是很大的收获与满足了。

  课题不顺怎么办?课题不顺是常事。积极而“灵活”地解决就好,不要老把自己的目标放得太高,刚起步的年经人发一个小文章也能建立信心和找到乐趣。

  

  

  周立

  2012-12-1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