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蜕变

    完美的蜕变   

  ――吴青峰采访录 
  吴青峰,1982年10月生,福建福清人,2005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神经所)硕博连读,导师张旭研究员。2012年6月以第一作者在《细胞》杂志发表了题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3作为微管稳定蛋白调控神经元极性化与迁移》的研究文章。在学期间,获得细胞生物学会颁发的“学术新人奖”和美国礼来公司颁发的“礼来优秀博士论文奖”。
  获知吴青峰的文章被cell(《细胞》杂志)接收,我们联系到了他,邀请接受我们的一次采访,谈谈他的科研经历,希望能够对师弟师妹们今后的科研生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这是上海六月一个普通的午后,下午1:00,我如约敲开了张旭研究组休息室的门,吴青峰正在自己的电脑面前忙碌着,听到我进来,他客气地示意了一下,接受了我的采访。
  从临床医生到科研工作者
  吴青峰小的时候就比较喜欢火箭卫星之类的东西,喜欢航空航天科学,在那个时候,他特别喜欢钱学森,从事航空航天研究便成了他童年时的梦想。而让他的梦想发生改变来源于他的一位长辈在临死前对他说的话:学医治病救人是个高尚的职业,听说上海第一医学院是培养医生很好的学校。初中时候的他也经常被灌输要当一名医生的思想,渐渐地,他开始有了自己人生的目标:报考上海第一医学院。那时的他看了很多有关生命科学的科普书,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职业。在他高考之前,上医被复旦大学合并了,也就是现在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习成绩优异的他以高分被复旦上医临床专业录取,如愿以偿地开始了他学医的道路,其实他的分数在当时要上清华大学都是没有问题的。
  而从复旦毕业之后的去向,成了他人生的又一个转折,正是当时的一个决定,让他走上了科研道路。他是复旦上医华山班的学生,学业优异的他想要留在以神经科擅长的华山医院成为一名神经外科的医生也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而临床专业的他在繁重的学业、大量理论知识记忆的背后,也感受到了思想的不自由、时间的不自由,觉得自己经常在做一些重复的事情,而初碰科研的他,却感受到了科研带给他的不一样的世界,他觉得做创新的东西能让人每天活得开心一点,每天都在做不同的事情,而且那份自由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其实,吴青峰选择科研还有另外更重要的一层含义,或许这与他小时候的理想有关,想做科学家,做创新的东西,把未知的东西揭示出来。他也认为虽然有时科研的应用前景不一定那么理想,不能马上应用到人身上,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做科研,大多数人在这个群体里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垫脚石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科学是推动医学不断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力量。
  当时吴青峰了解到成立时间不长的神经所,有一个好的所长,带领大家不断把生命科学领域里的研究做得越来越好。他申请了神经所的保送,并被顺利录取。本科毕业前的实习,很多同学都选择来神经所,他当时却还在医院实习,是他后来的导师张旭研究员托他的大师兄打电话,问他是否愿意来张老师的研究组轮转,他与张老师的师生之缘也便因为这个电话开始了,可以说是张旭研究员这位伯乐发现了这匹千里马,让他完成了从临床医生到科研工作者的转变。或许曾经在临床方面的经历,也为后来他想选择做些与疾病有关的科学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助益。
  说起张旭研究员,吴青峰更是心存感激。张老师培养学生的思维就是一定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他觉得只有这样的学生才有资格获得博士学位,否则培养了出去也做不了什么。对于吴青峰的课题,张老师也是比较放手让他去做,但在实验结果出来以后,张老师在质量等方面都要进行严格把控。正是这种放手,让追求自由的吴青峰有了更多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而张老师严谨的学术作风也让吴青峰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勤奋踏实、不断进取。
  cell的情缘
  或许对于他来说,来神经所,选择神经科学,更多地是出于一种对神经科学的喜欢,就像他说的,要是当初选择做医生,也会选择神经外科一样。曾经的他并没有想过自己今后是不是会发cell的文章,更多地是希望在神经所,在这个国内神经科学领域里汇聚了很多优秀科学家的沃土里能够让自己真正地成长,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刚进入实验室的他,也感受到了另外一种环境所带给他的压力。他回忆说当时每天晚上十点多就困了,要回学校睡觉,但却发现实验室的同伴们每天晚上都忙到半夜,也被大师兄在实验上的拼劲所深深感染,渐渐地他开始像身边的人一样努力。而在科研方面,当时的他也感到了困惑,毕竟自己之前偏重临床,缺乏基础研究方面的知识。他的导师张旭研究员和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生化细胞所)的鲍岚研究员是一对科研伉俪,两个都从事神经科学方面研究的课题组也有着长期的合作,而正是这样的合作,让吴青峰有很好的机会在生化细胞所学到更多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在短期内做了很多实验,补上了他与别人之间的差距,为后来的科研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对于课题的选择,吴青峰更是有着一段曲折的经历。他刚开始就做外周神经系统再生方面的研究,做了两年觉得总是有个瓶颈打不破,当时很着急,便换了一个课题,是和师弟刘辉一起做的,虽然这次做的结果还可以,但是当时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个课题的重要性,做了一半就放弃了,觉得前景不大,但一年后发现别人在这方面发了一篇nature(《自然》杂志)的文章,这对吴青峰的触动很大,很后悔自己之前没有坚持下去。他怀疑过自己,甚至很想放弃,但是他觉得既然来做科研了,就要坚持下去。他想到前面被自己放弃的课题,如果当初坚持往下做,也是可以有所成绩,可以发表文章满足毕业的要求。当时他想法很简单:不一定要发非常好的文章,如果可以坚持下去,只要能毕业就好了。在吴青峰对自己的课题比较苦恼的时候,李帅博士来张旭研究组做博士后,建议并督促吴青峰他们尝试新的课题,这个研究是基于人类遗传学的一些报导,他们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入地挖掘,致力于研究一个新的蛋白质的功能,有了几年实验经历的吴青峰在那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实验基础,思路也得到了很多的开阔,这次他把研究做得比较透彻,这便是后来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课题。
  回忆起cell的投稿经历,吴青峰略显得有些轻松,或许是种厚积薄发的力量,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投稿的过程少了些许曲折。吴青峰说这也要感谢导师张旭研究员对学术的严谨,在实验设计上的反复推敲,以及张旭老师请资深同行给的建议,把能想到的问题都在投稿前解决。2011年11月,或许对于吴青峰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第一稿投出去就有了比较好的反馈结果,虽然做的准备已经很充分了,但是看了修改意见,还是有不少实验要补。他又一次“疯狂”地投入实验,记得当时在走廊里碰到他,看到的是他匆匆忙忙的脚步,略显疲倦的身躯带着一张稍许有些严肃的脸,这个冬季也成了他向cell更加走近一步的季节。随着春节的渐渐临近,很多学生都在忙碌着买车票回家过年,而吴青峰决定留在所里补实验,除夕那天在实验室也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他的母亲从福建老家来到上海,陪儿子过了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2012年3月,他的第二稿已基本被cell杂志的审稿人认可,还有些小问题需要做下回答,再次在走廊里碰到他,也能感觉到他脸上已有了些许的轻松及喜悦。4月,他的文章正式被cell接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神经大楼的二楼留下的是他穿梭于实验室与休息室之间的脚步,在实验室和休息室也常常能看到他伏案工作的身影,每每看到那份专注,我都会被感动。可以说,在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能看到付出,都能看到那份认真、那份踏实。这个平凡的二楼,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也蕴育了他的成长。
  神经所的阅览室也是他经常出入的地方,蒲慕明所长总是不惜金钱将很多有用的书籍投资于阅览室,除了领域前沿的教科书,还有很多科学家的传记,在这些科学家的故事中,吴青峰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科学家的生活令他向往。而神经所,也为他在科研道路上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众多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汇集这里,不时有国际上出名的科学家来这里访问、报告,还有很多老师、师兄师姐、同学给了他帮助。他觉得研究所的气氛很好,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感觉很好,与所里的老师、师兄师姐聊天总能让他学到很多东西。正是一个好的学术氛围、优越的科研条件,加上吴青峰自身的努力,让今天的他在学术领域里小有成就。
  谈到是什么在促使着他一直前进,没有放弃。吴青峰认为是兴趣,他喜欢神经科学。在上海他有很多的朋友,也经常出去聚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听别人讲他们的故事,但是他觉得听来听去还是自己这个圈子里面的故事最有意思。或许正是这份与生俱来的兴趣,让他能够在有些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实验室里找到探索的动力,在繁杂的书籍、文献里点亮智慧的光芒,在碰到困难时永不气馁,一直走到今天。
  他也告诉我在做发cell的这个课题的同时,自己也会尝试去做一些其它方面的研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他不断在科研领域里探求真谛,其乐无穷。即便在他的文章已成功被cell接收之后,也还看见他在三楼的师姐那里学习新的实验技术,因为他知道未来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或许正是这份主动的学习能力,让他有更宽阔的思维、更扎实的功底去探索领域里的难题。
  经历挫折之后的蜕变
  说起挫折,吴青峰认为实验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就像物理学家汤姆逊说的“失败是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的特点。”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他用李开复先生的话来鼓励自己: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他补充说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学先进呢就是多重复,多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傍大款呢就是从最强的人身上学习;走正道呢就是永远都不要想着走歪门邪道来克服挫折,正道是最短的路。
  谈起实验中遇到的挫折是否让他有过动摇,吴青峰笑笑说,其实在做后来这个课题的时候,整体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可能之前选择课题时所遇到的挫折太多了,以至于后来实验时遇到的挫折与前面相比也都是可以接受的。在二、三年级,科研上遇到的瓶颈总是打不破,让他感到过郁闷、迷惘,甚至对自己有过怀疑;而五年级末,眼看着毕业时间的临近,自己的文章还没有投,让他再一次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心情很焦躁。但正是内心深处那个强大的信念,让他在挫折面前走过来了,日本京瓷集团的那个董事长稻盛和夫说过的一句话也一直督促着他在科研道路上永不气馁:一步一步地走,这种方式缓慢而且费力,似乎无法一日千里,然而,只要你不放弃,不半途而废,终有一天你会爬升到连你自己都难以想象的境地!
  吴青峰觉得有的时候一个课题能不能成功,会有一个步骤很关键,就像是毛毛虫变成蝴蝶,会有一个蜕变。完成这个蜕变的课题才能上升到一定层次。而完成那个蜕变的关键,就像是神经所蒲慕明所长说的往往需要“good idea, simple assay”。今天,吴青峰也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次蜕变,从一个青涩懵懂的少年蜕变成一个成熟、不断进取的青年。他说以后一直会做科研下去,他喜欢研究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虽然去国外做博士后是做干细胞的,但是他觉得那个领域应该还是有很多应用前景的,而且在神经所这么多年,也觉得很多基础问题非常有意思。解决那些问题会是他一辈子的追求。
  学业背后的他
  常常觉得,一个优秀的人在很多方面都会是优秀的。关于吴青峰,最让人感动的是,很多提到他的人都会不忘说一句:他人很好。而问起他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评价的时候,他很坦然地说:“我之前都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我为什么不去帮助别人?”他从当初刚来神经所时的一无所知到后来知道很多,是实验室的师长、师兄师姐给了他很多的帮助,而后来进入神经所的师弟师妹,他们刚来的时候同样也一无所知,吴青峰总是很想尽力去帮助他们,他愿意把他知道的与他们分享,能够让他们尽早适应实验室的生活,他认为这是一个社会不断地良性循环的一个过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从别人那里得到了一些东西,他想把这些东西传承下去,延续开来,让更多地人能够感受到这样的一种精神。
  在紧张的学业之余,他也会积极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他去四川参加科普夏令营,参与支教活动,认识了一群很好的朋友,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他也参加过诸如阳光医生之类的活动,来到特殊学校,关怀那里有智力障碍的儿童、自闭症的儿童,这也让他后来做疾病方面的课题带来了一定的启发。
  随着他cell文章的接收,渐渐地他也成为了所里关注的人物,有很多的师弟师妹找到他,希望他能够给些科研和人生方面的建议,吴青峰觉得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实验细节是关键,他举了个真实的例子,以前他们实验室的师兄做一个Co-IP实验,一直一直都做不出来,有个师兄说如果你研究的蛋白都是定位于囊泡里面,你的实验要用的溶液pH值应该调成和囊泡的pH值一样,听从这个建议以后,他们迅速就把实验做出来了。另外,他认为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一定要拼命做实验,短期内积累大量数据,辛苦就辛苦点吧。是啊,辛苦就辛苦点吧,没有付出哪来成功呢?
  问起他是否有想对师弟师妹们说的话,他说其实有很多,主要是四句:“要有智慧去整合资源,一个研究组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个所一个大院的资源就很多。”“多和师兄师姐老师朋友们交流,尽可能的从别人那里汲取智慧。”“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ry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努力追寻,顺其自然,不要毁了自己的生活。”
  采访结束了,这位追梦的男生也即将离开神经所,去追求自己更大的梦想,他将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宋红军实验室开始他新的科研生活,衷心地祝福他在今后的道路上一切顺利,书写属于他自己的科研人生。
   (作者:严雯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