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迷于神经生物学的美丽女孩

  着迷于神经生物学的美丽女孩

  ――胡文钦同学访谈录

  2011年6月7日下午,本刊记者对神经科学研究所优秀博士毕业生、2010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获得者胡文钦同学做了专访。

  胡文钦,云南昆明人,0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免试推荐至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今年7月博士毕业。她用新颖的轴突断端电生理记录方式,首次报道了在锥体神经元上两种不同亚型的钠通道在轴突的选择性分布,及其各自在动作电位中的贡献,揭示了动作电位起始和传播的决定机制和精细过程。该发现对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于在2009年8月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的系列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上发表,并获选为该期杂志的封面文章。

  我们首先从成长经历、科研兴趣形成上开始访谈

  记:学姐可以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吗?从什么时候起喜欢上了科研?

  胡:童年在昆明植物所的试验田中,看着那些有趣的动物、植物,我渐渐地萌发了对生物学最初的好奇。由于父亲的工作的缘故,小时候有机会一瞥生物学研究者的工作方式。他们常在一起讨论课题,无论是在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析,都非常热情投入。能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相结合,又能自由掌握工作的节奏和方式,让年少的我产生了无限憧憬,从中学起我就把生物学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不过我父亲并不支持我学习生物专业,不赞成我做研究。至今我们还偶尔会争论这个问题呢。

  记:啊?父亲为什么反对你选择科研呢?看到你做得这么出色父亲还反对吗?

  答:非常有趣的问题,当年我参加神经所面试的时候也曾被熊志奇老师问起过。我父亲反对的理由是:做生物研究是对人类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大学毕业时你可能觉得什么都可以做,但是到了退休的时候会发现你什么问题都没有弄清楚。记得当时熊老师点头说:“你爸说得很对啊!那你为什么还要来神经所呢?”而我的回答是:“熊老师您觉得这话是对的,但是您不也还继续在神经所做研究嘛!”

   从各方面而言,科研探索都是困难且有挑战性的,也有其他行业所不具有的优点和乐趣。不过我一直把父亲的观点作为一个很好的提醒,不把自己局限得太狭窄。如果以后不做科研了,什么时候分流、分流之后去做什么,我也时不时问一下自己。

  就这样学姐满怀憧憬走上了科研的道路,从中大生科院一路走到神经所

  记:新生入学以后都要面临选导师,学姐当时是怎样选择导师的呢?

  胡:舒友生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更像一位年轻师兄,为人热情开朗,热爱实验。在我的研究生阶段,他不仅在实验上手把手的教我,在生活和研究上也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和自由度。我能相对顺利地完成论文和毕业,与他的支持密不可分,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非常幸运。

  说到选导师,一般大家会考虑三个方面:导师的学术成就;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以及导师的为人和性格。这三个方面都是很重要的,不过这里想特别提醒一下新同学注意第三点。能与导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对课题是非常大的助力。有的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很少,学生就可以比较独立;有的对学生的管得较严,学生会相对受限,但是也能多从导师身上学到知识和技术,各有优点。另一方面导师的个性、实验室的氛围关系到科研之外大家能否很好相处。在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环境中人过得开心,也更能专心投入到工作中。定组前的轮转过程,是了解和选择课题组非常好的机会。至于课题方向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我个人把这个放在最后一位。博士生阶段是一个受训练的过程,技术、背景知识可以从头积累。一人的心态越开阔,适应性越强,以后的路也会走得越宽。之前的研究经历和爱好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但成为限制的话就不值得了。

  记:解决了选导师的问题,低年级的同学又开始为选课题而头痛了……

  胡:在时间安排上我想引用神经所戈鹉平师兄的建议:“新生可以考虑在头两年先不独立开展课题,而是参与到师兄师姐的课题中。在这期间学习实验技术、实验设计和质量控制,深化对研究领域的认识,并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研究思路和方法。”这样可以减少盲目性和自己摸爬滚打浪费的时间和精力。之后再独立开展题目则事半功倍。

  如何开展课题则有两种主流方法:“探索式”(exploratory)和“假说所推动式” (hypothesis-driven),蒲慕明所长2005年年会的讲话中有非常深刻的阐述。我已发表的文章是以探索式入手的,之前由于技术上的限制轴突的离子通道、受体等尚存在很多未知问题。我的导师发明了轴突断端记录的新技术(具有这个技术的实验室全世界可能只有三四家),因此我的课题即从轴突钠通道的性质检测开始的,逐渐挖掘了其特殊性质所对应的特定功能,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也让我有一种想法,一个题目不在于最初从什么地方入手,一开始看起来是否让人兴奋。只要最后能从机制到功能做通顺,都会是一篇漂亮而完整的工作。

  此外,从实验中观察到的新现象入手,也是寻找课题灵感好方法。这样的现象是通常属于独家新闻,竞争者也相对比较少。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实验室在一个方向突破后会有后续的工作不断涌出,这种情况下其他竞争者是很难跟上的,因为等他人在DISCUSION中看到现象和问题时,原作者可能早已开展且遥遥领先了。舒老师经常建议我们不要太局限在自己的课题,而应当拿出20%左右的时间,做目标实验之外探索,并且要特别注意一些和预期不一致的现象,往往会有很好的收获。

  记:关于提高实验效率和成功率学姐还有什么建议?

  胡:拿到一个课题,往往要从价值和可行性两方面预估。可行性是看需要的实验条件是否具备,或者是否能找人合作完成。价值评估是通过已有文献分析,该问题在领域的贡献与新意。此外,每个课题都是从假设开始,在充分开展课题之前,最好首先验证一下假设的正确性。即所有实验当中,优先选择能够证实或证伪假设的实验的去做,即所谓的“DIRTY AND QUICK”。这个过程越快,筛选的课题越多,那么找到有潜力的题目的可能性就更大。

  课题开始后,在做实验的顺序上也存在选择性。尽可高瞻远瞩,从大局出发,优先做对课题可行性最重要最有说服力的实验,尽可能少做最后不会放在正文中的实验。并且在收集数据的时候,经常地进行分析和验证,并及时与导师沟通、讨论,修正课题方向,尽可能少走弯路。

  还记得我一、二年级刚能做出数据的时候很兴奋,盲目而废寝忘食地做实验。事实上是像打游戏一样,沉溺在“我能做”的成就感和快感中,长远来看是没有必要。“做实验是个脑力劳动,不是体力劳动,如果你把它一个体力劳动去做,它就真的会变成一个体力劳动。”有些工作是可以埋头苦干的,但做科研绝对不是其中之一。对课题方向的考量,实验的设计,写文章的方式,都比攒数据更加优先。先想后做,可以让你做得更好更快。

  记:那学姐在和导师讨论过程中是否有过冲突?

  胡:在科研过程中,无论是组会交流还是中期考核,常常会发生很多争论,甚至受到批评性的意见。这当然不是一个愉快的体验,但却是对课题最大的助益。因为科学问题本身就是未知问题,每个人也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大家在一起讨论甚至争论,说明这个课题还存在证据不足方面,还有悬而未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发现的越早,越能及早弥补和修正,比最后被REVIEWER提出来,要好得多了。

  和老板出现分歧的时候,也绝对没有必要跟老板对立。我们的目标还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课题可以做得好,虚心接受的同时,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思考这些被争论的问题如何用实验证明,然后收集数据用事实说话。

  学姐不仅做了很好的工作,课余生活也很丰富,舞蹈、支教、出国访问??????

  记:09年学姐组织并参加了ESS-SIBS科学夏令营去四川资阳-雅安支教,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活动吗?

  胡:美国科技教育协会(ESS)是由一群华裔学者成立的非营利性、非政治性文教机构。希望促进中美民间文教交流、协助提升中国贫困地区教育质量,把科学兴趣带给边远地区的孩子。我们所的蒲慕明所长就是ESS的会员。09年神经所牵头,营养所、植生所协助,我们组成了一个团队给四川当地100多名中小学生做了“生命科学初探”的专题培训。希望给孩子们开启科学的大门,让他们初探科学的奥秘。

  记:听说学姐平时还爱跳舞?

  胡:嗯!做电生理腰颈椎的负担很大,一天坐下来需要适当的放松,所以大家都会做一些运动,来避免腰颈椎的问题,跳舞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练肚皮舞后发现舞蹈不仅能减肥瘦身,对于女性来讲也是很好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而且课余活动比较容易取得成就感,相对回馈周期较长的实验,跳舞正好作为陪衬和调剂。

  记:学姐这样工作生活两不误的美丽姑娘,有没有遇见属于自己的甜蜜爱情?

  胡:女孩子做科研必须要得到家人的支持,不管是精神支持还是责任的分担都不可或缺。做科研需要很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对家人的照顾、责任方面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一定要放在一起考虑。如果另一半能在家庭事物上愿意理解和分担,意味着你能在工作上更加安心投入。

  我们这边的学生很多都在院子里寻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我也是如此,并准备7月份就结婚了。有些人认为现有的社会分工模式,对女性工作者是一个不利因素。不过换一种角度想,家庭也是女孩子在科研之外的另一种退路或选择,而男孩子就没有这种选择。女孩子养家糊口的压力,比男性要小,因此在职业选择上可以有更多自由,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而非优先考虑经济收入,这对选择科研这条路的女性也是一个好消息。

  记:学姐读博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胡:我们在中科院的这四五年,正是人生中最美丽最有能量的年龄。博士阶段的两个目的:一是受训练,二是出成果。经过博士生阶段完整的训练后,除了科研能力,个人思想素质也有很大的提升。入学后我们渐渐积累了对科研内涵和方式的认识,培养起寻找、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对人生很有益的训练,也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经过五年的学习后明确了自己适不适合做科研,适合以什么方式做科研,也就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至于出成果或发文章,其重要性远不如第一部分,要从个人一生发展的角度来塑造和训练自己。科研之余,也要多和外界交流,注意身体和自己性格的塑造,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开阔。

  记者感言:

  据说,人在20岁之前,是为梦想而活着的。而50岁之后,就要靠回忆活着了。我们现在,正是在实践梦想,积累回忆的阶段,每一次成功和失败,都是宝贵财富。只要做什么事都认真去做,无愧于心就可以了。胡文钦同学正是这样的。

  摘自2011年9月《科浦青春》;记者:程媛、魏勤;一审文字编辑人:吴琼、宋学梅

  文中所提的建议和经验对新生有所帮助。  

   

  

  

  澳洲访问

   

  支教留念

  

附件下载: